👉資料歸納題
較多在卷一出現,兩大主要要求︰
一、準確描述資料,指出資料特徵;
二、整理資料,運用概念歸納。
處理時事漫畫時,可從標題、對話、態度及價值觀入手;或從圖像、角度、象徵意義、角色互動關係出發。
處理文字資料時,歸納相關概念、理據及例子。
處理數據資料時,要做到縱向、橫向比較。
👉歸納論證題
可從不同層面(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全球)、不同程度(直接成因/間接成因/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持份者(個人/朋輩/家人/學校/政府/大眾傳媒)、時間性(遠因/近因/短期影響/中期影響/長期影響)等方向思考。
👉資料互證題
明刀明槍要求考生運用資料A論證資料B的觀點。必須找出資料相關之處,再把資料綜合,作出推論,解說兩者關係。
👉政策評析題
大致有兩個出題方向︰
第一種是評論政策,要求評論政府政策或學校安排。
第二種是分析政策,限制分析焦點及方向。作答最重要有準則和多角度,可從成效、時間性、可行性分析;多角度則是從不同持份者角度分析,例如香港市民、商人、官員、整體社會利益等。
👉政策比較題
與政策評述題非常類似,分別在於評論準則變成比較準則,比較過後必須分高下。凡是看到「最/更/較/比/優先於」等,就必須具備比較意識,最好能提出比較平台,再比較兩個項目!此外,如題目有指定比較項目,如「就中國目前發展」,就須對焦回應。
👉舉證題
2017年DSE的新提問形式,要考生指出一項支持和一項反對該說法的論據。回答時只須列出正反論據,加以說明;不必表明個人答題立場及駁論。
👉因果關係題
作答須先表明立場,指出某因素是否導致問題的原因之一,然後說明是否主要原因。如果「是」的話,接下來就要解釋它為何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也不可以對這因素避而不談,應分析它有何特質或不足,以致未能成為主因。判斷因果關係時可以「重要性vs輔助性」、「普遍性vs個別性」、「長遠性vs暫時性」、「不可逆轉性vs可變性」、「根本性vs表面性」等進行分析。
👉建議題
多角度提出具體建議,並層層論證建議的可行性及成效。部分題目限制持份者角色,例如政府,就須就政府的權力和角色定位,解釋建議的可行性。
👉價值觀衝突題
根據資料辨識當中反映的價值觀,然後運用專門的概念詞,指出價值觀,或以「認為……比……重要」、「以……為重」、「忽略……」展示。如題目提問焦點是價值觀衝突,必須正反論述,並在解說時推論至兩者出現對立和矛盾的地方。
👉持份者矛盾題
要求就特定議題,分析牽涉其中的持份者之間有怎樣的觀點矛盾,以及衍生什麼衝突。作答時要多角度找出議題爭議,將「一對」持份者並列,分別列出其立場、觀點、價值觀、利益或理據,然後比較兩者分歧,最後以「概念化」技巧指出分歧所在。
👉觀點評論題
最常見提問形式為「是否同意」或「多大程度上同意」。要求表達個人意見,分析對某程觀點的認同程度。作答時應先明確表述立場,先陳己見,再處理反方觀點,加以反駁或淡化。至於評論觀點時應先述正反,再作比較衡量,同時設立有助判斷的標準。緊記扣緊題目關鍵詞,更要展現「正反雙向」的多角度思考。
👉評估題
要求考生能訂立清晰的評估準則,客觀申述正反雙方的觀點,最後得出評估結果。評估結果接受「利大於弊」、「弊大於利」或「利弊參半」,但要論證「利弊參半」絕非易事。
👉時間管理(答卷一時不要為1分,放棄8分或者更多分)
👉審題(留意題眼,細心處理「中伏」位)
👉運用資料(卷一盡用資料)
👉全面、多角度(正反、範疇、持份者……)
👉概念化(簡單概念詞代替複雜論述)
👉情境化(事件於中國發生,便須緊扣國情及展示在中國的獨特性)
👉例子(例子充足又恰當,可加強說服力)
👉扣題(緊扣提問要點,聚焦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