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視頻《今日香港 節日商品化》
節日商品化專指原本不屬於買賣流通和通過貨幣實行交換的節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轉化或變異為可以進行買賣和貨幣等價交換的節日,例如聖誕大減價促銷。
聖誕節原本是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的日子,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節日蘊含施予及愛護孩童的形象,起源時宗教色彩濃厚,在年終給大家一個親友聚首一堂的機會。
但是,現代聖誕節變成商品促銷的日子,聖誕老人隨媒體和商品傳到世界各地,商業意味更濃厚,成了冬季促銷員。
節日商品化的好處:
Ò 令傳統習俗更加豐富,讓人們能重新認識該節日
Ò 讓更多市民認知相關的節日
Ò 帶來商機
節日商品化的壞壞:
Ò 節日失去原本的意義
Ò 衝擊傳統文化,令傳統文化變質
Ò 令傳統習俗越來越偏重於實用或只留於形式層面,而忽略了精神元素
影響傳統習俗延續發展的因素:
Ò 傳統文化價值觀
傳統習俗背後的一套價值觀在人們成長中一直擔當重要的教育作用,雖然有些習俗出現改變,但這些價值仍然是人們所看重的。
Ò 社會變遷
現代社會不斷變遷,社會急速現代化,生活模式不停改變,令部分習俗遭淘汰,或需要適應社會的步伐而改變。
Ò 身份認同
傳統習俗有助人們加強對本身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體現出集體或民族的團結性和凝聚力。在肯定自己所屬群體或民族文化與習俗的同時,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中得以一直延續和發展下去。
Ò 商業元素
很多傳統習俗被商家發掘出商業和市場價值,這些習俗經改造後得以延續下去。
Ò 政府態度
若政府支持傳統習俗,則習俗會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護和發揚;相反,若政府加以阻撓或破壞,傳統習俗便難以延續或傳播。
教學歌曲:《聖誕購物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